作者 |
|
laok 资深会员


注册日期: 2003-6-25 位置: China 发贴数: 4481
|
发贴日期: 2004-4-12 09:12 | IP 已记录
|
|
|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提高存款准备金率
经国务院批准,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04年4月25日起,提高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即存款准备金率由现行的7%提高到7.5%。现执行7%存款准备金率的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信托投资公司、财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和有关外资金融机构,将执行7.5%的存款准备金率;根据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制度要求,资本充足率低于一定水平的金融机构,将执行8%的存款准备金率。农村信用社和城市信用社暂缓执行7.5%的存款准备金率,仍执行6%的存款准备金率。
今年以来,国民经济继续快速增长,消费需求稳定增长,城乡居民收入稳步提高,对外贸易增势强劲,财政收入大幅提高。但经济运行中仍然存在投资需求进一步膨胀、货币信贷增长仍然偏快、通货膨胀压力加大等问题。货币信贷过快增长会引发通货膨胀或资产价格泡沫,可能形成新的银行不良贷款,积聚金融风险。此次存款准备金率提高0.5个百分点,主要是为了防止货币信贷总量过快增长,保持我国国民经济平稳快速健康发展。
提高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后,金融机构将一次性减少可用资金1100亿元左右。目前,金融机构在人民银行的存款准备金和超额存款准备金余额2万多亿元,并持有3万多亿元流动性较高的国债、金融债券和中央银行票据等资产。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后,商业银行仍将保持正常的支付清算水平并具有平稳增加贷款的能力。提高存款准备金率不影响居民的经济生活。
人民银行将继续执行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货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加强预调和微调,引导货币信贷适度增长,保持金融市场平稳协调发展,支持扩大直接融资渠道,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促进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完)
摘自人民银行网:http://www.pbc.gov.cn/xinwen/?id=813
xsxxc 04,12 00:11
昨天,两条消息同时登上了中国人民银行的网站:自2004年4月25日起,央行实行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制度,将资本充足率低于一定水平的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金率提高0.5个百分点,执行7.5%的存款准备金率;自今天起,央行实行再贷款浮息制度,对期限在1年以内、用于金融机构头寸调节和短期流动性支持的各档次再贷款利率,在现行再贷款基准利率基础上,增加0.63个百分点。
尽管力度较小,但传言已久且在预料之中的准备金率上调,已成事实。同一时间推出两个制度,其中有何深意?与眼下投资的"高温"有何关系?对资本市场将会产生何种影响?
本意是强调银行间竞争
对已出台的措施,央行自有一番解释。
关于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制度,央行有关负责人将其描述为针对"中国金融体制现状的一项专门制度设计"。
央行介绍说,目前我国相当部分金融机构的历史包袱问题尚未解决,难以达到8%的最低资本充足率要求。在我国实行统一存款准备金率制度和资本充足率监管尚未有效实施的情况下,缺乏对金融机构区别对待的正向激励机制。
而去年以来,金融机构贷款进度较快,部分银行扩张倾向明显。一些贷款扩张较快的银行,资本充足率及资产质量等指标有所下降。因此,借鉴国际上通行做法,对金融机构实行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制度,抑制资本充足率较低且资产质量较差的金融机构盲目扩张贷款,防止金融宏观调控中出现"一刀切",成为央行推出该制度的初衷。
在央行看来,这一制度设计的更深意义在于,其整体框架和扶优限劣的激励机制,将为金融企业改革提出明确的方向和可操作的标准,使金融机构特别是实行较高存款准备金率的机构,在此制度约束下保持不断改进的动力。
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所长吴晓求认为,这一制度不仅为央行在存款准备金率方面分类对待、分类管理提供了依据,而且对于促进股份制商业银行改善资产结构和质量,扩充资产规模,大有裨益。
中国社科院金融所研究员易宪容则认为,应当为所有商业银行设计同一个竞争平台,通过竞争来区分好坏,而不是像现在这样,仅仅针对股份制商业银行实施有差别的准备金率。
"降温"过度投资效用有限
由于两项措施是在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有关部门已发出"坚决控制"指令的背景下出台的,人们更愿意猜测,两项措施是"降温"的"撒手锏"。但是细细研读,似乎又难以得出上述结论。
从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制度看,金融机构适用的存款准备金率与其资本充足率、资产质量状况等指标直接挂钩。实施该制度,的确可以起到制约资本充足率不足且资产质量不高的金融机构贷款扩张的作用。但是从其适用范围看,尚未进行股份制改革的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城市信用社、农村信用社均被排除在外,股份制商业银行成为实行该制度的"主力"。而以股份制商业银行所占的较小的市场份额,且仅仅提高0.5个百分点,难以通过信贷的"收缩",对高涨的投资"降温"。
相形之下,再贷款浮息制度对投资的宏观调控,作用似乎明显一些。吴晓求认为,这一制度的实施,可以"温和"和"有弹性"地调节资金需求,防止通胀。
易宪容的观点与之相左。他认为这两项措施"降温"的意义都不大。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制度只是为商业银行竞争提供了一个平台,而再贷款浮息制度对期限在1年以内、用于金融机构头寸调节和短期流动性支持的各档次再贷款利率进行浮动,仅仅是传递了对于短期再贷款收缩的信号。
对资本市场影响不大
由于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制度实施范围有限,因此目前对市场资金的紧缩作用不大,不会对股市和债市的资金面造成重大影响。
从回收的资金量上看,去年年底,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的存款余额约占所有金融机构存款总额的两成左右。若以今年2月底金融机构存款总额框算,则上调0.5%的存款准备金率后,最多将冻结约225亿元的资金。如果作个形象的比喻,这笔回笼的资金仅相当于发行了一期央行票据。
事实上,在目前的股份制银行中,大部分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已经超过8%,并且随着改革的步伐加快,城市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超过8%的也会越来越多。因此,业内人士估计,实际因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制度实施而冻结的资金量将会更少,约在100亿左右。
此外,截至1月底,城市商业银行超额存款准备金率接近1%,股份制商业银行则为5%左右,因此,这两类金融机构目前完全有充足的流动性来应对短期内的资金回笼。
那么对具体上市公司和行业而言,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制度实施将会产生何种影响?
目前在沪深两地上市公司中有5家股份制商业银行。申银万国(相关,行情)研究所行业研究员励雅敏认为,上市银行往往是股份制商业银行中的佼佼者,其资本充足率相应高。因此,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实施后,不仅不会影响经营,还会使其更具竞争优势。
业内专业人士同时认为,尽管这项制度回笼的资金量有限,但是仍具紧缩货币信贷的信号作用。值得关注的是,昨天与这项制度同时出台的还有再贷款浮息制度。这将促使商业银行的贷款投放更为谨慎,对行业的选择也将格外小心。特别是,央行在去年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曾点名指出的钢铁、电解铝和水泥等三个盲目扩张、低水平重复建设严重的行业。因此,涉及这些行业的上市公司的贷款将会受到进一步限制,这将对这些上市公司的业绩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近期不会再有进一步措施
尽管将两项措施完全与"降温"措施划等号不免牵强,但面对由于投资过热导致的信贷规模不断扩大,央行非常愿意通过这两项措施,直接或间接对控制信贷有所帮助。
作为中央银行调节货币供应总量的工具,准备金率同时也是促进金融机构稳健运行、防范支付风险的有效手段。而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制度可望与资本充足率制度相辅相成,携手实现调控货币供应总量和降低金融系统风险的双重目标。
实行再贷款浮息制度,同时也是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的一项重要步骤,有利于完善中央银行利率形成机制,逐步提高其引导市场利率,进而进行宏观调控的能力。
对于下一步是否还会出台更为猛烈的"收缩"政策,易宪容认为可能性并不大。理由在于,即便收缩了信贷规模,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率也不会减少,相反其利润率却可能下降。特别是对于房地产这类支柱产业的信贷,一旦收缩,将直接影响一个地区的GDP增长,进而影响整个国家的GDP增长。这一结果不仅商业银行和房地产业不愿意看到,而且也与国家产业发展政策相悖。央行目前可以做的是,帮助商业银行调整信贷结构,并且加强"窗口指导"。
__________________ 持续性的理想交易是一种程序,它不断放弃无效的概念,而不是盲目的执着。
闽发
|
回页首 |
|
|
brook 论坛管理员


注册日期: 2003-6-13 位置: China 发贴数: 33734
|
发贴日期: 2004-4-12 09:38 | IP 已记录
|
|
|
原来是这把杀手锏搞的资金紧张
__________________ 没有不可能发生的走势,只有想象不到的走势。
你能看到多远的过去,就能看到多远的未来。要用历史的胸怀去体味世界,使自己省察内心,进而辛勤劳作!
存上等心,结中等缘,享下等福。珍惜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和时代!
|
回页首 |
|
|
brook 论坛管理员


注册日期: 2003-6-13 位置: China 发贴数: 33734
|
发贴日期: 2004-4-12 09:39 | IP 已记录
|
|
|
不提高利率,却更有效的收缩信贷资金
意味着对当前的通货膨胀还存在怀疑
__________________ 没有不可能发生的走势,只有想象不到的走势。
你能看到多远的过去,就能看到多远的未来。要用历史的胸怀去体味世界,使自己省察内心,进而辛勤劳作!
存上等心,结中等缘,享下等福。珍惜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和时代!
|
回页首 |
|
|
老酒 资深会员


注册日期: 2004-2-21 位置: China 发贴数: 8174
|
发贴日期: 2004-4-12 09:46 | IP 已记录
|
|
|
brook 写到:
不提高利率,却更有效的收缩信贷资金
意味着对当前的通货膨胀还存在怀疑 |
|
|
我日记里有篇许小年的采访,说现在不是通胀,而要是防通缩。
__________________ 精要
闽发博客
我的小站暂时关闭了正在找新家
|
回页首 |
|
|
laok 资深会员


注册日期: 2003-6-25 位置: China 发贴数: 4481
|
发贴日期: 2004-4-13 11:11 | IP 已记录
|
|
|
新快报:据悉中国人民银行正在向金融市场打出组合拳予以宏观调控。4月25日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及实行差额准备金制度后,还将于5月1日起上调居民存款利息一个百分点。并且央行将继续贯彻坚决控制投资过快增长,防止通货膨胀的政策,严防违规资金流入股市。专家分析今年在一系列紧缩政策调控下,股市仍将出现调整世道而下半年股市有很大可能跌回1300点附近。
__________________ 持续性的理想交易是一种程序,它不断放弃无效的概念,而不是盲目的执着。
闽发
|
回页首 |
|
|
斑点 资深会员


注册日期: 2003-7-04 发贴数: 3882
|
发贴日期: 2004-4-13 11:12 | IP 已记录
|
|
|
专家分析今年在一系列紧缩政策调控下,股市仍将出现调整世道而下半年股市有很大可能跌回1300点附近。
这下安心了,专家的话要反着听
__________________ 市场永远是对的,
大多数人永远是错的,
事情总往阻力最小的地方发展,表现为出乎意料
|
回页首 |
|
|
brook 论坛管理员


注册日期: 2003-6-13 位置: China 发贴数: 33734
|
发贴日期: 2004-4-13 11:18 | IP 已记录
|
|
|
斑点 写到:
专家分析今年在一系列紧缩政策调控下,股市仍将出现调整世道而下半年股市有很大可能跌回1300点附近。
这下安心了,专家的话要反着听 |
|
|
__________________ 没有不可能发生的走势,只有想象不到的走势。
你能看到多远的过去,就能看到多远的未来。要用历史的胸怀去体味世界,使自己省察内心,进而辛勤劳作!
存上等心,结中等缘,享下等福。珍惜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和时代!
|
回页首 |
|
|
laok 资深会员


注册日期: 2003-6-25 位置: China 发贴数: 4481
|
发贴日期: 2004-4-13 11:25 | IP 已记录
|
|
|
人们往往害怕远期的还不存在的威胁,而对眼前的威胁熟视无睹.
像通胀还很遥远吧,消费的增长还没上去嘛,这样加息压能胀?
现在的威胁还是通缩吧?我们就是不害怕
__________________ 持续性的理想交易是一种程序,它不断放弃无效的概念,而不是盲目的执着。
闽发
|
回页首 |
|
|
老酒 资深会员


注册日期: 2004-2-21 位置: China 发贴数: 8174
|
发贴日期: 2004-4-13 11:41 | IP 已记录
|
|
|
laok 写到:
人们往往害怕远期的还不存在的威胁,而对眼前的威胁熟视无睹.
像通胀还很遥远吧,消费的增长还没上去嘛,这样加息压能胀?
现在的威胁还是通缩吧?我们就是不害怕 |
|
|
从中央的行动上看是在防通缩。这个专家恐怕想歪了。大概是想制造气氛
__________________ 精要
闽发博客
我的小站暂时关闭了正在找新家
|
回页首 |
|
|
老酒 资深会员


注册日期: 2004-2-21 位置: China 发贴数: 8174
|
发贴日期: 2004-4-13 15:11 | IP 已记录
|
|
|
凤凰网一篇文章节选
http://www.phoenixtv.com/home/finance/fortune/200404/13/239550.html
========================
。。。。。。。。。。。。。。。
。。。。。。。。。
中国会否调高利率?
本月下旬,中国央行将在7个月的时间内再次采取紧缩信贷措施,但回避直接调高利率的策略使人们不禁质疑政府抑制经济过热的努力能否真正奏效。目前基准一年期贷款利率一直保持在5.31%,这是自1979年市场改革开放以来的最低水平。但是有人认为,今年中国央行不太可能上调利率,原因之一就是这将影响人民币汇率机制。调高利率后,银行可以支付更高的存款利息,因而吸引更多的外商投资。
上调利率还可能对那些表现欠佳的行业造成冲击。目前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是投资过热,而非消费过热。如果上调利率,支持零售业的资金将会减少。但市场预计央行将继续采取紧缩政策,特别是在货币市场。目前为止,今年央行通过发行短期票据已从货币市场回笼人民币3272亿元,其中包括将于周二发行的200亿元短期票据。
现在的问题是为抑制经济发展过快所采取的措施是否力度太小。一些瓶颈问题继续存在,导致供需矛盾加剧,一些关键行业供不应求,特别是电力和公路交通系统。
政府正在采取其他紧缩措施。由于中央政府严格控制信贷成本,中国的银行无法自行上调利率。但自1月日以来银行利率制定模式调整以来,政府已授权银行可以将一年期贷款调高至9.03%,大大高于此前的的6.90%的上限。而一年期存款利率依然为1.98%,因而毛利率提高了。
尽管多种因素表明,利率不会马上调高,但有人士认为,央行是否调高利率最终将取决于目前紧缩措施能否奏效。
__________________ 精要
闽发博客
我的小站暂时关闭了正在找新家
|
回页首 |
|
|
小轩 资深会员


注册日期: 2003-7-04 发贴数: 397
|
发贴日期: 2004-4-13 20:01 | IP 已记录
|
|
|
同意小汤的观点,即使有可能调高利率,也仅仅针对贷款利率,存款利率调高的可能性非常小。
|
回页首 |
|
|